“一人一艺杯”
宁波市第二届全民戏曲大赛
已接近尾声
你是否对这些选手心存好奇
因何喜欢上戏曲
又如何一路坚持
让我们一起走近部分选手
一起 “听他们说”
我学戏有十来年了,也是因为喜欢才坚持了这么久。小的时候爸爸妈妈上班,是外婆带我。农村里以前有草台班子,外婆带着我去看戏,我拿个小板凳就去了,那时才只有三、四岁,就看到台上红红绿绿的衣服很好看。等回到家,用枕头上的毛巾,披在身上模仿。
小学的时候我对音乐很敏感,有一段十八相送的乐曲,我就在那里学,然后老师说没想到你这男孩还会唱戏。
爸爸不支持我学戏曲,我却一定要做出名堂争口气让他知道我能行。
我从小就喜欢小生不喜欢花旦。有一次在学校学戏,搭档一个花旦的戏,那段戏小生的部分没学会,反而把她花旦的部分学会了。老师说我比那个花旦唱得像,老师还让我去参加了一个比赛,居然得了一等奖,扮上花旦还挺好看的,误打误撞进了这个行当。
到了宁波以后,鄞州越剧团看到我在在逸夫剧院演的《血手印》,就邀我合作一个贺岁版《玉堂春》。当时,鄞州越剧团的陆玉珍老师对我很关心,悉心指导我,心里非常很感激。
这次选手实力都很强,以前经常比赛,成绩也不错,希望这次不要退步。
说起越剧行当花脸是稀缺的,很少有人去学,总觉得小丑不吃香, 我小时候就酷爱越剧,16岁那年在绍兴小百花艺术学校,老师见我比较灵活好动,就让我学小丑这个行当 。
在学校老师都很看好我,在第二年的时候还请了绍兴小百花有名的小丑演员潘琴老师给我排戏《双下山》。潘老师对我的细心教导,我一辈子都记得。
第一次演 花老太的时候,简直台上台下都笑翻。由于我的性格外表都是假小子样,高高瘦瘦的做女角色感觉很别扭,可以想像一个男人在舞台上演老太婆的情景。
等我来到宁波镇海一团,团长陈红艳每天念叨说小花脸怎么能不做彩旦,要是不做,哪怕你花脸戏做的再好,你都是缺一个角的。在她的一再紧逼下,我完成了第一个女角色《何文秀》中的杨妈妈,也赢得了台下观众的喜爱。
之后我陆续上演了《九斤姑娘》的三淑婆,《碧玉簪》里的陆氏等等,我想既然当初选择了这个行当,那就得学会做花老太彩旦,哪怕做的不像也得上台做,我相信一次会比一次更好!
感谢主办方组织的比赛,让我们这些选手有一个互相学习的机会。这次比赛对每位选手来说,晋级的也好,没晋级的也好,大家多多少少总是学到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