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由宁波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共青团宁波市委员会联合主办的2025“一人一艺”杯宁波市文化馆系统业务干部技能大赛——青年馆员演说活动在宁波市文化馆成功举办。本次活动以“馆馆有Young,青春正扬”为主题,来自全市各区(县、市)文化馆的10名青年业务干部齐聚一堂,围绕公共文化服务现代化、全民艺术普及、非遗保护、青年人才培养等热点议题,以情景式、脱口秀、TED演讲等多元形式,展现了新时代文化馆青年的专业素养与创新活力。



江北区文化馆张钦渊以脱口秀形式,讲述了自己从唱作人到文化馆员的身份转变,用“吃馒头”的比喻生动呈现了幕后工作的挑战与成就感,传递出“艺术源于生活,服务成就艺术”的深刻理解。

北仑区文化馆朱慧雯以梅山舞狮“出海”摩洛哥为例,阐述了非遗项目在国际交流中的“破圈”实践,强调守正创新对于传统文化复兴的重要意义,展现了非遗工作的时代价值与国际视野。

宁海县文化馆顾嫒娜分享了“喜乐书苑”曲艺班的创新实践,通过“学生教老师演”的互动模式,推动传统曲艺与当代生活对话,展现了青年干部在“播种”与“点燃”群众文化热情中的使命担当。

慈溪市文化馆王亚以“左手EXCEL,右手大疆pocket”为喻,讲述了行政工作与新媒体创作的“反差成长”,展现了青年馆员如何将办公技能与英语特长转化为文化破圈的“加分项”。

余姚市文化馆张静以漆艺为例,探讨美术在传承与创新中如何助力群文事业发展,强调“艺术来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呼吁青年工作者以专业为笔、以实践为墨,绘就群文新画卷。

奉化区文化馆陈裘楠从MBTI人格类型入手,探讨性格如何成为青年馆员自我认知与团队协作的“航标”,鼓励大家在理解自我与他人中实现“双向赋能”,更好地服务群众文化。

鄞州区文化馆郑婉青以“古筝玩家”自居,提出艺术普及要“别端着,要玩着来”,通过流行曲目教学、下乡互动游戏等方式,让古筝走出“音乐厅”,走进百姓生活。

象山县文化馆何薇以“三xian大礼包”为线索,生动推介了象山的“鲜”文化、“仙”境风光与“先”行精神,展现了青年馆员作为文旅“代言人”的自信与热情。

宁波市文化馆邱蓉以“仰望星空,从‘心’出发”为题,分享了她从“洋气”想象到扎根群众文化的转变,提出“掌控力、意义感、正念”三把钥匙,诠释了文化馆工作的深度与温度。

海曙区文化馆张哲豪系统介绍了“艺匠工坊”数字互动体验厅的建设与运营,通过数字古琴、国画机、红歌亭等智能设备,展现了数字化如何拓展公共文化服务的广度与深度。

此外,十位青年一起宣读了《宁波青年文化馆员宣言》,号召全市文化馆青年馆员发光发热,为文化馆创新事业添砖加瓦。
在时光对谈环节,与会嘉宾围绕新老馆员中的文化馆,探讨文化馆青年馆员的成长与培育路径,展望文化馆未来十年美好前景。

北京大学教授,文化和旅游部北京大学研究基地(公共文化)主任,文化馆发展研究院院长李国新表示:将目光聚焦于青年,就是着眼于文化馆事业的未来。我们期盼青年一代能勇立潮头,成为此项事业发展的中流砥柱。青年馆员更应主动作为,以当仁不让之姿,肩负起薪火相传的时代重任。

文化和旅游部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总工程师,中国文化馆协会副理事长赵保颖表示:随着众多青年才俊选择文化馆作为事业的起点,一个战略性的核心议题随之浮现:我们不仅要“引得来”,更要思考如何充分“激活”他们的潜能,为公共文化服务提质增效;不仅要“用得好”,更要着力“护航”他们的成长,为文化馆事业的高质量发展夯实人才基石。

浙江省文化馆党总支书记、馆长阮静说:作为群文工作者,不仅需要具备专业特长,更应锤炼表达与写作能力。沟通艺术是群文工作的核心要素,文化馆青年要主动加压、自我驱动,在实践磨砺中实现成长蜕变。

中国文化报首席记者,文化馆发展研究院学术委员王彬表示:演讲能力对于文化馆行业的传播至关重要,它直接展现文化馆人的精神风貌与专业素养。青年是注入行业的新鲜血液,新人如何理解公共文化服务、投身公共文化服务,事关行业未来与发展根基。

光明日报宁波记者站站长曾毅说:作为群众文化事业的“新浪潮”,青年馆员当以超越岗位的格局高度与视野广度,为传统领域注入思维活水;更用脚踏实地的服务温度与实干质感,谱写文化惠民的新篇章。

宁波市文化馆党支部书记、馆长孔燕提到:文化馆是青年馆员实现价值的枢纽站。在这里,唯有向下扎根,精进专业能力;向上拓展,开阔服务格局,才能真正激活文化能量,惠及万千群众。


最终,象山县文化馆何薇、鄞州区文化馆郑婉青、奉化区文化馆陈裘楠、宁波市文化馆邱蓉获得了金奖;慈溪市文化馆王亚、江北区文化馆张钦渊、宁海县文化馆顾嫒娜、海曙区文化馆张哲豪、北仑区文化馆朱慧雯、余姚市文化馆张静获得了银奖。


本次演说活动不仅是青年馆员业务能力的集中展示,更是宁波市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激发青年创新活力的生动实践。选手们以真挚的情感、鲜活的案例、创新的表达,充分体现了文化馆系统青年干部的专业素养、时代触觉与服务热情,为宁波“一人一艺”全民艺术普及工程注入了新的青春动能。


未来,宁波市文化馆系统将继续深化青年人才培养,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从“送文化”向“种文化”“创文化”转型升级,为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新时代文化高地贡献更多青春力量。
一审:胡睿娟
二审:汤俊杰
三审:郑志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