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见”新展 | 朱金漆彩里的甬式深情

发布时间:2025-11-20 浏览量:2073 点赞: 0 收藏

11月20日下午,“又见红妆·爱情与亲情——宁波非遗精品系列展(二)”在宁波非遗南塘馆正式启幕。


“又见”系列展以“反复‘观’之,唤醒文化记忆”为核心理念,致力于打破传统非遗与现代生活的壁垒,照见非遗器物背后的生活美学与情感密码,于共同的文化载体中洞察时代的精神和风俗。


本次“又见红妆·爱情与亲情”展览聚焦宁波传统工艺的瑰宝——朱金漆木雕、泥金彩漆、金银彩绣与骨木镶嵌,打造非遗盛宴,观众穿行其中,观百工精巧,品世间真情。开幕期间还能沉浸式观看朱金漆木雕万工轿的内部华美构造,感受VR体验带来的视觉冲击,现场同时还有金银彩绣技艺展示等非遗活动,精彩纷呈。



第一章

锦绣如初:吾家有女初长成 


金针飞线,彩丝寄情。开篇聚焦宁波金银彩绣这一非遗技艺,针脚密致,纹样丰富,既陈列荷包、鞋袜、扇面、挂屏等传统绣品,同时展示名片夹、零钱包、胸针、丝巾等现代之作,在每一针纳线里感受古法技艺的巅峰,更是“以绣寄情、以物传意”的生活缩影。


开幕式期间亮相的《百鸟和鸣图》,由6位技艺高超的老刺绣艺人花费千余工时、运用了近百种针法绣制完成,共绣制了128只鸟,涵盖了中国常见的鸟种。整幅作品富丽堂皇,展现了百鸟共舞和鸣的壮丽场景。



第二章

漆彩生辉:岁月无忧常相伴


漆色温润,器物承欢。第二篇章展示日常与娱乐中常见的红妆泥金彩漆器物,囊括了提桶、和盒、花瓶、茶几等,造型古朴典雅,展示夫妻新婚生活的闲情逸致。爱情在细水流长中逐渐升温,成为促进夫妻情感生活的见证。其中的百子瓶高约1.2米,利用了浮花工艺,瓶身上描绘了“百子嬉春”的景象,通过现代的手法传达了美好的寓意。



第三章

嵌玉成礼:华彩流光表心意


骨木为墨,镶嵌传情。该展区集中呈现骨木镶嵌非遗技艺,以提桶和盘等为主要展品。讨奶桶是宁波传统民俗文物,寓意讨得“百家奶”,养个胖崽子;和合桶则传达着“妻子好合,如鼓瑟琴”“家和万事兴”的美好祝福。这些十里红妆的器具无不体现工艺之精美。骨片薄如蝉翼,螺钿细如碎玉,耗费匠人数月心力,恰是家族为新人备礼,不惜工本的心意体现。



第四章

雕梁见情:木刻鎏金显门第


万工齐聚,尊荣立世。万工轿被誉为“天下第一轿”,耗时一万工时,需要八人抬行,由数百片可拆卸的花板组成,第三展区重点展示的就是万工轿的精美部件,每一寸木面都布满了精雕细琢的朱彩纹路。除此之外,还有桌椅、扛箱、脸盆架等大型家具,彰显出嫁人家的厚重家底。一轿十里,浩荡娶亲队伍中这些充满仪式感的朱金家具,不仅是结婚时的礼器,更是礼俗生活化、生活礼俗化的象征。


14.jpg


第五章

红妆新语:古今相照永流传


守正出新,古韵新声。以现代科技回望千年非遗的余韵,让红妆文化与当代生活对话,当华彩褪去,唯有心意永存,延续至今。


15.jpg


展览以“十里红妆婚俗”文化为叙事背景,串联“三金一嵌”,让非遗器物走出历史的烟云,构建一个集工艺展示、场景体验、文化解读与互动参与于一体的非遗美学空间。观众漫步于朱金漆彩间,感受父母之爱的深沉厚重与夫妻之盟的坚贞美好,邂逅宁波婚俗里的亲情与爱情。


展览由宁波市文化馆(宁波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办,宁波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紫林坊艺术馆、宁波市鄞州区朱金漆木雕艺术馆、宁海东方艺术博物馆、宁波金银彩绣艺术馆协办,持续到12月20日,诚邀大家亲临现场,感受红妆文化的魅力,体会那份深植于日常、流转于岁月的东方浪漫。




一审:张一青

二审:吴   佳

三审:宋   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