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上午,“温故”非遗展第三十五回“吾心四明——宁波非遗里的赤子之心”在余姚市公共文化中心正式启幕。

“温故”非遗展演绎“有温度、有故事”的非遗,注入“有传承、有创新”的灵魂,系宁波创新打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展览品牌。自2017年至今,宁波市文化馆(宁波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已推出系列展览三十五期,并远赴北京国家大剧院、保加利亚索非亚中国文化中心展出,提升了宁波非遗知名度,讲好了宁波非遗故事。

“温故”非遗展以“品牌化的活动、现代性的传统”为总体思路,打造城市非遗展览IP。展览内容从手工艺延伸到民间文学、民间舞蹈、民俗等非遗项目类别,并以“非遗+”的内容创新思维,广泛链接城市历史、文化、旅游、时尚,见人见物见生活;展览形式以更具当代审美的展陈设计,多元化的艺术、技术手段,立体化展现传统非遗的全新魅力;展示空间亦由专业展馆,走到了名胜景区、热点商圈、田野乡村,走向公众生活;并集合展览观赏、非遗课堂、互动体验等活动,融入创意市集、快闪店、山川湖海巡展等,使之更加深入当下生活,从而形成持续而深远的影响力。历年在全媒体的助力下,线上线下引爆了千万级流量。



2025年度“温故”非遗展以“吾心四明”为主题,开启了一场心向光明的非遗巡礼。年度主展览始于117艺术中心,共遴选国家、省、市各级非遗项目9项,深挖宁波非遗里的清廉传承。随后,巡展首站走进宁波栎社国际机场,通过空港这一城市文化窗口,以重阳节为契机,探寻宁波非遗里的高远情怀,让宁波非遗由此出发,传播四海。巡展的最后一站,则回到阳明故里、心学诞生的地方——余姚,为吾心四明,揭开心学的渊源,带来非遗的启迪。至此,展览完成从“呈现”到“传播”再到“溯源”的完整脉络。



作为今年的收官展,第三十五回展览“吾心四明——宁波非遗里的赤子之心”,以非遗链接阳明心学,在宁波非遗里,看见心学如何活在当下,如何融入日常,如何在人间烟火中生生不息。开幕式以一场文化沙龙,展开非遗与心学的对谈。姚剧市级代表性传承人王育红、甬式家具榫卯技艺市级代表性传承人鲁鸿辉、余姚土布制作技艺市级代表性传承人周梅芳就各自的专业领域,展开了关于“心”与“手”的经验分享,他们传承与创新的动人故事、亲身实践,为“知行合一”写下了最鲜活的当代注脚。


此次展览聚焦四明大地上、宁波非遗里,那份力透时光、映彻心灵的明亮底蕴,于人生视野下、时世境遇中展开非遗叙事,将“四明”化作“登台”、“正己”、“立世”、“开新”四幕。在巡展的基础之上,又新增了余姚本土的非遗项目和文创产品,以在地内涵为展览赋能增色。

第一幕 登台
尘世间的赤子之心
世态纷纭,心自分明。展览第一幕以一个戏台意象,集合“姚剧”、“甬剧”、“宁波走书(蛟川走书)”、“唱新闻”四个戏曲类非遗项目。这些项目有诸多光明故事演绎,所谓善恶忠佞台上演,是非曲直心中明。此为吾心四明之明世态。

第二幕 正己
斋阁里的皓月清风
格致诚正,修齐治平。第二幕正己,以文房意象,串联“天一阁古籍修复技艺”、“甬式家具制作技艺”、“甬式家具榫卯技艺”、“越窑青瓷烧制技艺”,展现一个内化的精神世界。古籍修复喻修身、甬式家具喻齐家、越窑青瓷比德于玉,积厚成器。此为吾心四明之明心志。




第三幕 立世
市廛中的杆秤升斗
遵道秉义,经商立业。第三幕立世,以市井意象,集合“余姚土布制作技艺”、“木杆秤制作技艺”、“王升大传统粮油加工技艺”、“寿全斋中药文化”。以市场经营中所用杆秤、升斗为喻,展现道义良心、立世之本。此为吾心四明之明道义。




第四幕 开新
潮流中的古蕴今辉
守正出新,匠心独运。最后一幕,以文创和VR技术展现新时代潮流下,非遗的守正创新。构建传统精神与当代价值的对话桥梁。此为吾心四明之明去来。

展览以“四明”为线索,构建出一场融合视觉、听觉与心灵体验的非遗之旅。观众穿行于戏台、文房、市井与数字场景之间,不仅能够领略传统戏曲的正气长歌、品位文人书房的物我观照、体会市井商道的立世智慧,还能通过VR等技术感受非遗在当代的创造性转化。许多观众表示,展览让他们重新认识了身边的非遗——它们不只是技艺,更是一种生活的态度与心灵的修行。


本次展览由宁波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主办,宁波市文化馆(宁波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余姚市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承办,展览将持续至11月26日,届时还会有形式众多的非遗课堂,诚邀大家亲临现场,感受心学在非遗传承中的生生不息!
一审:张一青
二审:吴 佳
三审:宋 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