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5日,2025“东亚文化之都”青少年交流活动在韩国济州火热开展。来自中日韩三国的青少年齐聚一堂,通过文化对话、舞蹈共创与实地探访,以青春视角解码东亚文化之都魅力,在互动中架起跨文化理解的桥梁。
2025“东亚文化之都”青少年交流活动是继中国宁波、韩国济州、日本奈良于2016年被选为东亚文化城市伙伴城市之后,连续10年的国际文化交流项目。今年将有42名来自东亚各国对舞蹈感兴趣的青少年参加该交流活动。
破冰启程,共话文化初遇
8月5日上午,活动以一场温馨的欢迎仪式拉开帷幕。济州特别自治道文化体育教育局长柳日顺致欢迎辞,向远道而来的青少年表示热烈欢迎,并寄语“今后将不断扩大青少年在全球舞台上活跃的机会”。随后,活动主办方详细介绍本次交流的核心主题与日程安排,强调“参与式体验”与“文化共创”的宗旨。
在“小组交流及破冰游戏”环节,来自不同国家的青少年打破陌生感,通过趣味互动分享各自的文化背景与生活故事。“原来你们的传统节日是这样过的!”“你们的舞蹈动作和我们家乡的民谣节奏好像!”轻松的氛围中,文化差异化作理解的起点,青春的热情为后续活动埋下共鸣的伏笔。
深耕体验,以舞传文
8月6日,活动进入深度文化体验阶段。上午,济州本土作家安老师以“魅力无穷的济州”为主题展开文化讲座,从火山岩的地质密码到海女的海洋智慧,从传统民俗的当代传承到年轻一代的文化创新,生动讲述济州岛的人文故事,为青少年们打开了一扇认知济州的立体窗口。
紧接着的舞蹈工作坊将气氛推向高潮。在专业导师的指导下,青少年们从基础节奏训练起步,逐步学习步伐、手部动作与身体波动技巧,感受舞蹈与文化的情感联结。更具挑战性的“简易快闪舞编排教学”环节中,大家跟随音乐反复练习,动作从生涩渐入流畅,笑容与汗水交织间,一场融合济州元素的青春舞蹈逐渐成型。
午后,“舞蹈摄影”实践环节将学习成果落地。青少年学员们分成三组——“石头组”“风组”“女人组”,分别前往特色场地完成学习成果拍摄。同步探访济州标志性景点:石文化公园、龙眼寄生小火山附近、海女博物馆三大文化地标。石文化公园的粗粝火山岩前,他们以肢体诠释大地的力量;海女博物馆的浪声中,舞蹈动作融入海洋的灵动;龙眼寄生小火山的绿意里,旋转跳跃传递着自然的生机。拍摄间隙,各组还参观了对应场域的特色文化展陈。
暮色中,结束拍摄的青少年们相聚于海边,晚风与海浪见证着友谊的生长。备受期待的“舞蹈之夜”拉开帷幕。韩国与日本学员率先点燃氛围,紧接着,中方代表团携两段原创舞作惊艳亮相——水墨意蕴的《伞下江南梦》以婉转伞舞勾勒烟雨江南;多民族元素荟萃的《多彩的中华》则用斑斓服饰与奔放节奏铺陈华夏大地之广袤。掌声、欢呼声此起彼伏,经久不息。主办方盛情邀约:“希望中国团队在明晚的闭幕式上加演一场,将今日的热烈延续至最终章。”
两日活动中,青少年们不仅完成了从“文化观察者”到“文化共创者”的身份转变,更以舞蹈为媒介,将济州的自然之美、人文之韵与青春的活力紧紧交织。这场跨越国界的文化对话,既为“东亚文化之都”的交流注入了年轻力量,也在青少年心中种下了“互学互鉴、美美与共”的文化种子。未来,这些因文化而相连的青春故事,必将成为东亚文明互融的生动注脚。
一审:邱 蓉
二审:郑志玥
三审:郑志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