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歌》是一支女子群舞作品,获得中国舞首届“荷花杯”大赛金奖。《踏歌》的编导孙颖几十年潜心钻研,在中国舞蹈历史文化中挖掘和创作了这部作品。今天的荷花奖“踏歌”以优美的轻歌曼舞,展现了中国古典舞的历史文化形态。
《踏歌》表现的是碧柳依依的阳春三月,翠裙垂曳,婀娜身姿,一行踏青的少女,翠裙垂曳、身姿婀娜、唱着欢歌,溶入一派阳光明媚、草青花红的江南秀色里。
敛肩、含颏、掩臂、摆背、松膝、拧腰、倾胯是《踏歌》所要求的基本体态。舞者在动作的流动中,通过左右摆和拧腰、松胯形成二维或三维空间上的“三道弯”体态,尽显少女之婀娜。
《踏歌》中的水袖对整体动作起到了“抑扬兼用、缓急相容”的作用,编导将汉代的“翘袖”,唐代的“抛袖”,宋代的“打袖”和清代的“搭袖”兼融并用,这种不拘一格、他为己用的创作观念,无疑成就了古典舞《踏歌》古拙、典雅而又活络、现代的双重性。诗、乐、舞三位一体的美学观念,处处充盈于作品的举手投足间。
汉魏之风浓郁的《踏歌》从舞台构图上尽显“诗化”的一面。如12位女子举袖搭肩斜排踏舞的场面,正是“舞婆娑,歌婉转,仿佛莺娇燕姹”的体现。
更为诗意的还在于作品处处渗透出的情思,词曰:“君若天上云,侬似云中鸟,相随相依,映日浴风。君若湖中水,侬似水心花,相亲相怜,浴月弄影。人间缘何聚散,人间何有悲欢,但愿与君长相守,莫作昙花一现”。
一审:王绍东
二审:郑志玥
三审:郑志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