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术史源远流长
与美术风格总是在变化的欧洲不同
中国美术保持了令人惊奇的延续性
一起来领略中国美术的魅力吧
《芙蓉锦鸡图》
画作信息
作者:赵佶
创作年代:北宋
规格:纵81.5厘米,横53.6厘米
文物原属:清宫旧藏
现收藏地:北京故宫博物院
材质:绢本
画作类型:设色画
创作背景
赵佶是一个昏庸的皇帝,却多才多艺,爱好诗词、书画、音乐、戏曲等,尤其书画闻名于世,他的花鸟技法被称为工笔院体画,他在位期间是宋代画院的鼎盛时期,他广收文物书画,极一时之盛。他招用各方画家,授予职衔,并以科举形式命题作画,录用了不少有才华的画师。
他在绘画上采取一系列措施,虽然都是都是为了满足其个人政治和生活上的需要,但也客观上促进了工笔院体花鸟画的发展。他善于运用自然物寓意儒家的道德观念,《芙蓉锦鸡图》就是一个典型。
画作内容
此画以花蝶、锦鸡构成画面,画中两只芙蓉花娴静的半开着,一只锦鸡蓦然飞临芙蓉的枝头,压弯了枝头,打破了宁静,枝头还在颤动,而锦鸡却浑然不顾,已回首翘望右上角那对翩翩起舞的彩蝶,跃跃欲试。
画中赵佶自题:“秋劲拒霜盛,峨冠锦羽鸡,已知全五德,安逸胜凫鷖”。
艺术鉴赏
整幅画色彩艳丽,典雅高贵,设色浓丽,晕染细腻,传达出皇家雍容富贵的气派。锦鸡用色上更为丰富,在鸡的面部和颈后羽毛上铺厚薄不同的白色,有提醒画面的作用。颈部的黑色条纹明亮,腹部朱砂亮丽灿烂。芙蓉整体设色淡雅,以烘托羽毛鲜艳的锦鸡,而枝头绽开的芙蓉花用明亮的白色,鲜活而亮丽。
锦鸡羽毛斑斓华贵,造型推敲有度,用笔考究,充分体现出珍禽的特点。它的双爪紧抓芙蓉枝,这是全图力的体现点,作者用笔果敢、有力。锦鸡浑身的羽毛则用细碎的笔调勾出其质感和生长方向。头部黄色羽毛用细笔拉出丝丝毛茸茸的感觉;翅膀羽毛用墨笔晕染出浓淡层次;尾部羽毛长而硬,密而不乱。一双瞪得溜圆的眼睛凝视着蝴蝶,神情专注。两只翻飞的蝴蝶是全图动的部分,轻盈灵巧。左下的菊花修长而富有弹性,花与叶都玲珑又精致,与宽大舒展的芙蓉叶形成对比,既丰富了全图的线条,又与整幅画的艺术风格十分和谐。
一审:王绍东
二审:郑志玥
三审:郑志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