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艺】从名画看中国美术史之《双喜图》

发布时间:2024-07-03 浏览量:2659 点赞: 0 收藏

中国美术史源远流长

与美术风格总是在变化的欧洲不同

中国美术保持了令人惊奇的延续性

一起来领略中国美术的魅力吧


《双喜图》

全图.PNG


画作信息


作者:崔白

创作年代:北宋

画作类型:设色画

材质:绢本

现收藏地:台北故宫博物馆、中国国家博物馆

规格:纵193.7厘米、横103.4厘米

作品别名:禽兔图


创作背景


崔白进入画院之时,已年逾花甲,此前他一直是民间画工,崇尚徐熙的“野逸”之风,未曾受到过宫廷画院的“熏染”和限制,加之他性格放逸,又注重写生,因而其作品总是蕴有一种天然而真实的画趣,这幅画便是如此。


画作内容


《双喜图》描绘出深秋时节,寒风萧瑟,枯木衰草,落叶凋零,呈现出一派秋风肃杀的冷峭凄凉景象,令人顿生寒意。


画中描绘的主体是一只野兔和两只灰喜鹊,以秋风中古树、枯草、荒坡为背景。在秋风的吹动下,老树的枯枝败叶与衰草、竹枝呈随风顺势倾斜。


右上角的两只灰喜鹊,一只立于枯木荆树之上,翅尾而展开一翅,另一只则从画面的右上方飞入,张开双翅,与风势对抗,羽毛显得相对凌乱,两只喜鹊由于紧张,皆张嗉而鸣。


而位于画面左下角的一只野兔正在缓步而行,或许是被空中惊扰未定的两只灰喜鹊的尖叫声而吸引,驻足回首观望。从它的前右爪的姿势来看,似乎在剧烈奔跑之下而刚停于此处,但由于惊吓而提心吊胆,仿佛又不由自主的提起前爪准备能随时逃跑。


艺术鉴赏


在描绘喜鹊和老兔时,作者用了工笔双钩填彩法,皮毛用细腻的线条描绘处理,隐去了轮廓边线,将质感量感都逼真地呈现出来,似有可触摸的感觉,使喜鹊和老兔如在纸上活了一般。而对古木、衰草和山坡则采取半工半写或完全写意的用笔,表现了作者在用笔上的疏放与灵活性。


设色比较轻淡,很少用浓艳色彩,体现了前人所说的“体制清淡,作用疏通”的艺术特色。


无穷无尽的生命力尽现画面之中,老树迎风,摇曳劲挺,竹枝坚韧不拔,寒鹊的张口叫鸣,扑动翅膀,与老兔的慌张,紧密而又自然。



一审:王绍东

二审:郑志玥

三审:郑志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