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群星的故事

发布时间:2024-04-09 浏览量:4339 点赞: 0 收藏

专辑二 | 我与群星的故事


群星故事多,充满喜和乐


一个团,一座城,一群人

宁波群星合唱团20芳华

20年,上千人在这里驻足、停留

有着太多的故事…


女低声部:我与群星的故事


贺新宇


640.jpg


2004年对群星合唱团是个不寻常的日子,因为就在这年的初夏,"群星"呱呱坠地了,从此宁波的天空中便飘荡起让人心醉的歌声。也就在这同一年,我从千里外的广东调来宁波工作了,这是命运冥冥之中的安排吗?无比迷恋唱歌的我正与群星"撞个满怀",就像当下一首流行正热的励志歌曲《如愿》所唱:"世间所有路都将与你相逢",是啊,2004年我与群星"相逢"了!然而那年,我只能默默地仰望她,渴望加入她……


2006年同样也是初夏季节,《宁波晚报》上一则宁波市文化馆群星合唱团招新呼唤吸引了我的目光,让我的心砰砰直跳。我以最快的速度致电报名,并被告知筛选考试的时间地点。几天后,我身着正装接受了四位老师的检阅,现在仍然非常清晰地记得当时我唱了一段《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再就是基本的乐理如视唱、模唱等。然后就是度日如年的等待。


那天上午我正在学院图书馆翻阅资料,手机铃声突然响起,显示号码是个陌生来电,我的心狂跳起来,预感是合唱团的通知,因为来宁波工作这两年,整天忙于教学科研,很少在外有社交圈子。于是我飞奔出资料室并同时按下了接听键,还没有待我"喂",电话那头便传来了一个充满磁性的男声:"请问您是贺新宇吗?""是的,请问您哪位?"贺老师你好!"电话中的天籁男声改变了称谓在继续:"我是宁波群艺馆(文化馆前称)群星合唱团的唐艾林……"听到这儿我瞬间想起来了,这就是考核时提问最多的那位年轻的"帅小伙"的声音,原来他就是合唱团的团长唐艾林老师!唐老师声音在继续:"现在我代表群星合唱团正式通知你,你已被群星正式录取了!"我兴奋得一叠声说"谢谢!谢谢唐老师!"心情慢慢平复下来后,唐老师告知了我第一次排练的时间、地点和一些注意事项。不提。


从此,我成为群星的一员,群星成为我心灵的家园。群星故事群星梦,我与群星的故事由此开启……


秦玲莉


640 (1).jpg


从小就爱唱歌,可以说歌声伴随我人生的每一个阶段。爱唱歌是随了我父亲,那时父亲曾是干休所老干部合唱团团长,他们唱起革命歌曲、唱起歌颂祖国、歌颂党的歌曲,群情激昂特别带劲。那时我就想要跟我爸一样成为一个合唱团员。


2006年春经同学介绍考入了群星合唱团,我感到特别幸运的是:我是一步到位进入了我理想中的合唱团。说实话,没进合唱团之前我一直认为自己歌唱的还算不错。可是进了合唱团之后才知道我这大半生唱歌发音的方法和歌唱的习惯是完全错误的。好吧,一切从零开始。从发声练习到读谱识五线谱我们就像蜗牛一样地一步一步往上爬。16年之前虽然我们每年都会参加一些合唱比赛和大型文艺演出,但却从未想过能开属于我们自己的专场音乐会。直到樊指来任教,就像她自己说的:带着我们在高速公路上遛狗。这种高速有效的排练方式我很喜欢。也确实很过瘾。十五周年、十八周年,现在是二十周年专场音乐会,每一场音乐会前后排练不少于十八首歌曲,过程是无比享受的。和声的美妙打动着我,回想十八周年专场音乐会,当我们唱响"同一首歌"谢幕时,台下的掌声和鲜花,终于让我们看到了"属于我的天"。我明白了樊指让我们在这次音乐会上唱"蜗牛"这首歌的良苦用心,那不正好就是在唱我们自己吗?


群星合唱团二十周年庆典在即,我在群星正好十八周年,我已早把群星当成自己的家了,哈哈!在二十周年专场音乐会进入倒计时的时刻,我给自己打气加油,也为小伙伴们打气加油,让我们在二十周年专场音乐会中展示更好的自己。预祝二十周年专场音乐会圆满成功。


唐琼芳


640 (2).jpg


我与群星的故事,源于那首《水调歌头》。


那是2017年11月初,忘了是哪个公众号,听到群星合唱团获奖歌曲《水调歌头》,一下被深深吸引!其时,群星合唱团正在招新,毫不犹豫就报了名。


其实那会儿我正在另外一个离家较近的合唱团,但因为每周一练在工作日晚上,而我那年调到离家较远的单位工作,每每下班后匆匆忙忙往合唱团赶,晚饭都吃不上;还有更重要的是,当时参加合唱团的初衷除了延续这辈子唱歌的爱好,还为了和更多年轻人一起活跃除跑步以外的业余生活,然而进团仅1年多,那个团一分为二,那种状态不是我想要的。于是征得2位团长同意后,报名群星。


第一次参加群星每周四的排练,就是一个巨大的惊喜!


首先,指挥樊洁竟然是我8年前就有过几面之缘的樊老师,她是建国60周年大庆全市系统大型合唱比赛我们单位的指导老师!虽然过去这些年从未有任何联系交集,但是第一眼看到她我就认出来了。那次合唱比赛我们单位以15人战胜兄弟单位几十人的优势,获得一等奖!而樊洁老师专业、热忱、不厌其烦指导我们十几位50、60后,个别70后的音乐门外汉,爆出大冷门获得一等奖,给我们单位历史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且不取分文无私奉献,也在我心里留下品质高贵专业精彩的深刻印象。


其次是艺术指导(钢伴)何老师,她对每首乐曲的准确把握、流畅弹奏,以及和樊洁指挥的配合默契度,都让我觉得如此惊艳!


再次就是女低的姐妹们,在声部长陈老师带领下,上课专心、回课认真;对新进来的团员热心指教、关爱有加。


这里有一群热爱合唱视群星为一家人的兄弟姐妹,一位专业又敬业的大家长指挥,一位艺术造诣极高的艺术指导(钢伴),这里就是实现我儿时梦想的地方!


就这样,我很快融入了群星,并以自己是群星人为傲!


从此后,除非外出不在本市,哪怕有一个阶段工作繁忙压力很大,也没请过假放弃过合唱。


在这里,女神樊指教我们科学发声,把我这个自诩为“只能唱周迅的女中音”,训练成再高音也敢飙的合唱人;在这里,樊指教我们用气息声音融合,让我领悟“合唱只有我们没有我”;在这里,樊指高超的辨音能力,让我不敢懈怠,上下班路上(只要有独处时间),就带上耳机,反复听记歌曲,有时单曲循环,就是不想排练时被樊指“能杀人”的目光注视;在这里,作为群星人一次次站上耀眼的舞台,为观众奉献优质作品,让我所有的付出都值得;在这里,一刻也不敢懈怠,尤其是即将开启的群星《廿念不忘 星歌如愿》二十周年专场音乐会,我连每年上半年至少1场马拉松也放弃了,就想用最好的身体状态,最饱满的合唱激情,站上宁波大剧院的舞台,与群星家人共同奉献倾注了全团无数心血和热爱的动人旋律。


2017年11月,转投群星合唱团,这是我最正确的选择!


陈慧颖


640 (3).jpg


因为一个人,爱上一个团


今年是群星合唱团成立20周年的年份,回头一看,我自2017年年初到这个团,今年是第八个年头了,合唱团对我并不陌生,每个年龄阶段都在接触,小学时候的少年宫唱歌队,懵懵懂懂去考试,稀里糊涂进去后就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不到一年就自动退出;中专时候校合唱队,工作后系统合唱队,都是为了比赛而排的,本身也没有多少在心,随着时间的流逝,内心对合唱的渴望越来越强烈,后来加入了社会群众合唱团,也换过一个合唱团,没想到在群星一呆就是八年了,而且感觉越来越喜欢这个团队,是什么原因让我如此痴迷,我想我是因为一个人,爱上了一个团,这个人就是群星合唱团的常任指挥一一樊洁。


初见樊洁,小小的个子,一头乌黑油亮的波波头,灵动的大眼睛,脸圆圆的煞是可爱,就这么一个少女感满满的女孩子当她给大家排练的时候,完全换了一个人似的,声如洪钟,气势如虹,她站在台前就像一个指挥千军万马的大将军,一个人的声音就能盖过我们一个声部的声音,声音很通透很好听,有很强的穿透力,让我对她顿生敬意。在接下去的接触中,又突然发现了她小女人的一面,别看她有时候对我们凶巴巴(那是因为大家达不到她的要求,一遍又一遍重复的时候),她其实泪点很低,说起群星故人,马上眼泪汪汪,声音哽咽,有一次全体团员在她不知情的情况下给她过生日,她又控制不住眼泪婆娑,有时候男队员固执错误的乱唱时,她也会被气哭……多感性的一个人呀;对待专业她是极度认真的,团员里有混日子的,乱唱的,她纠错起来毫不手软,不留情面,该批的批,该开的开,群星在她的带领下,从一个"老年团"到现在“老中青”三代人阶梯式发展,她的一套科学的发声方法让我们团队的声音也越来越年轻。八年来,我的声音完全突破了之前的屏障,能上天也能入地,这得益于她日复一日对我们不厌其烦的指导与帮助。


我爱她,因为她对待专业的态度、她的专业能力;我爱她,因为她的内心纯净如一个孩子;我爱她,因为她做事干脆利落;我爱她,因为她的聪明,脑袋瓜子里永远有灵性的东西在蹦现……


因为一个人,爱上一个团……


640 (4).jpg


傅伟琴


640 (5).jpg


“Michelle,合唱团又招新了,你去试试?”这么多年她总没忘记诱惑我。


“嗯,要不我去试试,你觉得我可以吗?”我也一直在反问。


和她认识16年,这场景反反复复无数次。她每次见我犹豫不决,但是每次又总不忘提醒我。06年她入职,没多久就听她说加入了群星合唱团,平时有排练也有演出。说实话那会我就很心动,但是因为刚工作没多久,外贸行业众所周知天天加班。


“太忙了,我不参加,但是你们缺后勤吗?”


随后的几年里,她排练我作陪,她演出我去帮忙,我也渐渐混了个脸熟。一波又一波的福利:新年音乐会,各种特色演出,她在台上,我在台下,拿个衣服管个包,顺道提前看演出。也从她嘴里多出了好多陌生人的名字:唐老师,丽姐,静姐,圆姐...那会我总自我介绍我是她小跟班。


“我考进了,下周我可以跟你一起排练了!”从繁星到群星,历经三个月。兜兜转转,我终于考进了。“那我们以后每周一见啊”


不知不觉我进群星已经三年了。雷打不动的周四排练日也渐渐被身旁的朋友熟知。“周四晚上不要找我哦,我要排练!”这也变成我为数不多的口头禅。


这就是我和群星的故事,没有遗憾,还在延续.......


金燕 


640 (6).jpg


2023年11月份,经朋友介绍,我慕名报名经考试,有幸加入了群星合唱团,在团里遇见了指挥,就是被许多团员背地里尊称的女神樊指。她是一位圆脸肤白貌美的年轻美女合唱指挥,具备极高的音乐素养和专业技能,组织能力,敏锐的节奏感,出色的领导魅力。在她身上像安装着永动机,连续在台上指挥8个小时,精力充沛,永不疲倦的超人,为了群星达到一流的水平目标,樊指可谓是殚精竭虑。


我在合唱团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收获了进步与成长,明白许多合唱的技巧,通过老师辅导和学习磨合,逐渐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与肤浅,唱歌时开始注意倾听身边伙伴的声音,聆听其他声部的节奏和音量,强大的气息支撑而适度的发声,达到整体声音的和谐。


参加合唱团以后才理解,为什么许多老外会热衷于教堂唱诗班,因为它陶冶情操,释放压力,灵魂与上帝更近!


唱歌使人心情愉悦,去年7月份我体会了与宁波市交响乐团近距离的合作震憾,感悟笑迎天下的佛性。


每周合唱排练回家,脚步变得轻松,感觉浑身舒展,心情无比快乐,美妙和声久久地萦绕在我的耳边……


近期,我们正热火朝天地排练,准备迎接五月份群星合唱团成立二十周年的专场演出。


预祝演出圆满成功!



男低声部:我与群星的故事


潘晓江


640 (9).jpg


我的合唱旅程


我从小就喜欢唱歌,也喜欢听音乐,对各种乐器也很着迷。而真正意义上的喜欢上合唱则应该从1979算起。


那年我在杭州读书,偶然在报纸上看到:成立浙江省第一个业余合唱团﹣﹣东海合唱团,并公开向社会招收团员的信息。在经过了诸如:朗读,视唱,自选歌曲的演唱,听唱等项目的两轮考试后,我被录取了。成为参加报考的近3千多名考生中选出的80名幸运儿之一。在那个百废待兴的年代,合唱团得到了省和市政府的大力支持。


东海合唱团的地址定在武林门广场上的那坐最雄伟的建筑﹣﹣红太阳纪念馆(现改为省展览馆)内,出任团长的是当年全国音协主席兼常务理事多产的词曲作家周大风先生(采茶舞曲等的作者),指挥是省交响乐团首席指挥,艺术指导有三位,都是省音乐界的资深前辈。合唱团的团员清一色的都是二十岁左右的青年。其中有许多是正在备考音乐学院的声乐爱好者。(79年各高等艺术类学院的声乐类专业还末恢复招生)


那时的我就象一只羽翼尚末丰满的小鸟突然飞上了蓝天,即兴奋又怕怕。起初,每次排练时身边的小伙伴们熟练的读谱(那时用简谱),准确的音高,合理的吐字发声,稳稳地容入节奏等等能力让我好羨慕,好佩服,好有压力感。我只敢轻轻地跟着唱,偶尔有几句唱对了,听到了自己的和声,就特别开心。除了排练各种歌曲,老师们还常给大家上课,有作品分折、音乐欣赏、发声练习、示唱,艺术指导还教我们学形体动作,舞台姿态等等。团长常常亲自给大家上课,那更是精采纷呈,课堂里总是掌声爆棚。


我所在的学校距合唱团路程并不是太远,但不通公交,自己连自行车也没有,只能靠步行,来回得二个多小时。那条路上多半是泥沙路,坑坑洼洼的(现在宁波很难找到一条这样的路),在黑灯瞎火的夜晚,遇上刮风下雨的天气,独自一人走在这样的路上,感觉好无助,但我还是一路高歌地走了将近一年。虽然最终还是不无遗憾地放弃了,但那一段美好时光是我不会忘怀的。我领略到了合唱的美,感受到了和声的魅力,也正是那段时光让我爱上了合唱,并在我的心里深深地埋下了一棵种子。


以上就是我步入音乐殿堂的第一段经历。


1982年,我大学毕业回到宁波,很希望能参加宁波的某个合唱团,再回旧梦。但很失望,那时的宁波还没有合唱团。(宁波开始出现合唱团的时间大慨是在2003年左右)。07年经朋友介绍,我加入了知青合唱团。那年我50岁了,但在团里还算是年青的。团里的许多成员年青时都参加过各种文艺团队,有些还是骨干,因此都有较好的歌唱功底,但对合唱这门艺术大都还是初学者的。而我则比较快地找回了感觉,很快就融入到了团体里。知青合唱团是一支真正意义上从《往日时光》里走来的队伍,成立初期团员几乎是清一色的有过支边"的艰苦经历,因此也是一支有着鲜明特色的团队。这是一群唱着《同一首歌》而相聚的人!是一群可以笑谈人生的人!相互理解,包容,支持,是行为的起点。共同的经历,爱好和追求是团队最强的凝聚力。指挥是一个受人爱戴和尊敬的"工作狂",还是一位悉心体贴的大姐姐。乐于付出、敢于担当是她的符号。业务能力之强,自然是吾辈无需评论的。我很喜欢听她给我讲《过去的事情》。在那里每一个团员都能体验到来自团队的关爱。我们一起快乐的歌唱,一起开心地去各地游玩,一起全力以赴参加各种合唱比参赛和活动。我懂了:歌唱是艺术,更应是生活的一部份。在知青合唱团我快乐的生活了十年。这是一段我难舍难分的经历。


鸟儿感觉翅膀硬了,便想飞上蓝天,去看看外面世界。2017年,那时宁波市内已成立了许多合唱团,如雨后春笋。我却悄悄离开了知青合唱团。有半年多的时间,我曾前前后后参加过四个合唱团(这里不一一叙说了)。十分高兴的看到人们日益丰富的文化生活,日益提高的精神需求;也看到了政府为满足广大老百姓的需求所作的努力与贡献;也看到了广大的文艺工作者在积极努力的工作……。


在外面寻寻觅觅兜兜转转一大圈,其实我心里很清楚自己在寻找什么,我的参照样本是曾经有过的梦想。俗话说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我曾一度问自已:要求是否偏高了?当遇见群星时忽然有了眼前一亮的感觉。不只是因为群星的场地有多好、地理位置有多好、还有文化馆的直接支持等等有利条件,最能吸引我的是指挥和艺术指导的水平和能力以及她们的敬业精神,是整个团队的那股子认真向上的劲头和良好氛围。


记得周大风先生当年说过:"能听出一个音阶小于1/4的误差的是超能力,能听出小于1/8误差的是天才。"这是他针对声乐音准的一个标准。这个标准放在现今仍很合适。


我是幸运的,群星也是幸运的,我们遇到了一位难得的好老师!在群星,经过一段时间的排练和学习后,大家都会有共同的体会:樊老师对待每次排练都是那么认真,对待每一首歌的要求都是那么严格。为了唱好每一句歌词乃至每一个音,她都会不厌其烦的用各种方法以不同的角度,一遍遍反复复地示范和倾听,帮大家找到感觉;从各种角度帮大家读懂作品,理解作品的意境和内涵。


合唱是一门集体艺术,需要整个团队的共同协作与默契,而指挥就是团队的灵魂。只要有个别队员的音准和节奏不对,和声就不准确;和声不准确,歌曲的表现力就会力大打折扣。群星的团员是来自各行各业的喜欢唱歌的人,不但年龄垮度大,阅历差异也大,嗓音条件等等也各不相同。要把这样一群人打造成一支优秀的合唱团队,唱出最美的和声,其难度可想而知。而樊指做到了,太神了!


樊指对大家的要求十分严格,而对自己更是苛刻,容不得半点瑕疵。她的这种一丝不苟的精神,出于她娴熟的业务能力和对艺术的精益求和敬业精神,并与她的"超灵敏"的能力也有着很大的关系。而当大家做对了,也总能从她的脸上看到欣慰的微笑,还常会高兴地竖起大姆指,给"小伙伴"们以甜滋滋的奖励。毫不夸张的说,樊老师对我们每个人的了解胜过我们自己(当然指歌唱能力方面);对我们团队整体能力的了解,比任何人都详细清楚。这在她对每一首歌曲的选择,每一次排练的安排,每个声部的人员配置等等一系列问题上都能得到充分体现。为了群星她所付出的精力和心血远比大家看到的多得多。


转眼,我来到群星已有七个年头了,和大家一起亲身经历,亲眼目睹了这几年来群星取得的显著进步和令人骄傲的成绩。在这即将迎来群星二十周年庆典的激动时刻,心里自然有好多话想说。而我想对自己说:群星,我喜欢你,想看你腾飞的样子!


孙云彪


640 (10).jpg


5月1日就要在宁波大剧院演出了,是群星20周年的专场音乐会,大家都在行动。


我是2019年加入的群星,当时刚好赶上15周年专场音乐会,留给的时间只有三个月,17首歌曲都要学会背熟,难度好大。引荐进团的女中声部唐老师,帮我把全部歌谱都打印好了,说是按照指挥的要求来做。从那时起,我就下定决心,不要辜负樊指和唐老师的良好期待。


5年间,我在群星合唱团学到了许多。起初,在合唱排练时,有时有些音会冒出来,自己还没意识到这是合唱的大忌,单个声音突出,不仅会影响本声部的统一性,甚至连累到整个团队的和谐。所以说,合唱不是简单的齐唱,它讲究声音的统一性,比如发声位置的统一,如同一个人在出声;各声部间的配合性,比如主旋律的凸显,和次旋律的附和,主次配合;节奏一致性,时值一致性和音准、声音的美润、情感的投入等等诸多方面,最重要的一条是统一行动听指挥。觉得通过长期的培训、排练和演出,逐步养成良好的合唱习惯和快速进入合唱状态十分必要。


转眼间,我们迎来了20周年专场音乐会,相信通过大家的努力,群星一定会奉上亮丽的满意答卷。




一审:赵人辉

二审:俞   路

三审:王志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