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毕业,以后就可以有饭吃,
你这种定理,是哪本书上翻来的?
——郁达夫
他虽然修读的是经济,但文学活动不绝,在留学期间阅读了不少外国小说,以俄国、德国小说居多。1921年,与同为留日学生的郭沫若、成仿吾、张资平、郑伯奇组织文学团体“创造社”。同年开始写作小说。该年10月15日,首部短篇小说集《沉沦》出版,内容畅述留学日本时与日本女人恋爱,内容香艳豪放,轰动国内文坛。
郁达夫在二十多岁时患了肺结核。
1936年应老友、福建省主席陈仪之邀,任福建省政府参议兼公报室主任。同年11月13日赴日本访问。12月17日离日回国途中,访问台湾,会见杨云萍、黄得时等文化界人士。
1941年底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任“星华文化界战时工作团”团长和华侨抗敌动员委员会执行委员,组织“星洲华侨义勇军”抗日。新加坡失守后,郁达夫避难至苏门答腊。
1942年6月初郁达夫逃至苏门答腊西部市镇巴爷公务,化名赵廉,居于当地华侨蔡承达的房屋,并在当地人协助之下开设酒厂维生。
1944年,日军已发现他的真正身分。日本投降后不久的某个晚上,郁达夫突然神秘失踪,其失踪原因至今仍然是一个谜,郁达夫享年五十岁。
·《怀鲁迅》·
真是晴天的霹雳,在南台的宴会席上,忽而听到了鲁迅的死!
发出了几通电报,会萃了一夜行李,第二天我就匆匆跳上了开往上海的轮船。
22日上午10时船靠了岸,到家洗一个澡,吞了两口饭,跑到胶州路万国殡仪馆去,遇见的只是真诚的脸,热烈的脸,悲愤的脸,和千千万万将要破裂似的青年男女的心肺与紧捏的拳头。
这不是寻常的丧葬,这也不是沉郁的悲哀,这正像是大地震要来,或黎明将到时充塞在天地之间的一瞬间的寂静。
生死,肉体,灵魂,眼泪,悲叹,这些问题与感觉,在此地似乎太渺小了,在鲁迅的死的彼岸,还照耀着一道更伟大,更猛烈的寂光。
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 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因鲁迅的一死,使人们自觉出了民族的尚可以有为,也因鲁迅的一死,使人家看出了中国还是奴隶性很浓厚的半绝望的国家。
鲁迅的灵柩,在夜阴里被埋入浅土中去了; 西天角却出现了一片微红的新月。
1936年10月24日在上海
·《故都的秋》节选·
秋天,不管它在哪里,总是好的;但是啊,北方的秋天特别晴朗,安静而忧伤。我之所以千里迢迢从杭州赶超青岛,更从青岛赶往北平,是因为我只想尝尝秋天的味道,老都的秋天的味道。
当然,在扬子江南部有秋天,但是草和树慢慢地枯萎,空气潮湿,天空很轻,而且经常有更多的雨和更少的风;当一个人被捕获在苏州、上海、杭州、厦门、香港和广州的居民中时,人们只能感觉到一点凉爽,秋天的味道,颜色。秋天,秋天的意境和姿态,不能满足,品尝和享受不到十倍的脚。秋天不是一朵名花,也不是什么好酒。我们不宜在半开放半醉的状态下体验秋天。
我们错过北国的秋天已经有十多年了。在南方,每年秋天,我们总会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鸣、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即使不出北平,也能看到高高的青天,听到青鸽在天空中飞翔的声音。从刺槐树叶的底部,你可以数出一缕阳光从东方洒下来,或者在断壁残垣的腰间,当你面对着像号角一样的牵牛花的蓝色花朵时,你会自然而然地感受到一种非常秋天的感觉。说到牵牛花,我认为蓝色或白色是最好的,其次是紫黑色和浅红色。秋天最好让草长得细些。
中国北方的槐树也是一种能让人想起秋天的装饰品。喜欢花却不喜欢花的那种雌蕊,到了早晨,就会铺满大地。当你踩在上面时,没有声音和气味。你只能感觉到一点点细小而柔软的触感。扫过阴影后,灰土上留下的扫帚纹显得十分细腻和轻松,下意识地感到有点孤单。古人说梧桐树的叶子在世界的深处。
秋蝉声是北国的特产。因为北平到处都是树,而且房间很低,无论你在哪里都能听到他们的歌声。在南方,你必须到乡下或山区去听。在北方,秋蝉的唧唧声就像蟋蟀和老鼠。它就像家养的昆虫,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
还有秋雨。北方的秋雨似乎比南方的秋雨更奇特、更有品位、更体面。
在灰蒙蒙的天空中,突然一阵凉风,接着西尔索倒在地上,开始下雨。下了一层雨,云层逐渐向西卷去。太阳又出来了。城里的闲人穿着厚厚的蓝布,穿着单衣或夹克,正在咬烟斗。雨后斜桥的影子下,他们走到桥头,站在树下。当他们遇到熟人时,他们会用慢条斯理的语调,叹气和回答对方
“嗯,真的很冷——”(这个词读起来很高,拖了很长时间。)
“不是吗?一层秋雨,一层凉意
北方人读阵列字时,总是像层字,音调平缓而狭窄。错误的押韵是对的。
北方的果树,在秋天,也是一个奇迹。首先是枣树。它会在屋角、墙上、小屋旁、厨房门口一个个长大。像橄榄和鸽子蛋一样,这种枣子在小的椭圆形叶子中间呈现出浅绿色和淡黄色。这是秋天的高峰。当枣树的叶子落下,枣子变红时,西北风就会起来。北方是个尘土飞扬的世界。只有枣、柿子、葡萄成熟到七八月初,这是中国北方秋季最好的日子,也是一年中最好的黄金日子。
有评论家说,中国文人,尤其是诗人,有着浓重的颓废色彩,所以中国诗文中有很多赞美秋天的词。但是外国诗人呢?我不想去读很多关于秋天的诗集和英国的诗集,尽管我不想去读很多关于秋天的诗集和英国的散文集。在著名诗人的长篇田园诗或四季诗中,关于秋天的部分总是最精彩、最有趣的部分。可见,有感情的动物和有兴趣的人对秋天总是有着同样深沉、遥远、严峻、凄凉的感觉。被关在监狱里的不仅是诗人,还有囚犯。在秋天,我想我能感觉到一种无法控制的感觉。不同的国家和民族在秋天有什么不同?然而,在中国,汉字中有一个“秋时”的成语,也有很常见的读物,如欧阳子的《秋声》、苏东坡的《赤壁赋》。我们觉得,中国文人与秋河有着深厚的渊源,但秋的深沉味道,尤其是中国的秋天,北方一定能感受到。
当然,南国的秋天也有它的特色,如二十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清凉雾、荔枝湾的残莲等,但色彩不浓,余味不持久。与北方的秋天相比,它就像米酒和干米、粥和馒头、鲈鱼和螃蟹、黄狗和骆驼。
秋天,中国北方的秋天,如果我能留住它,我愿意把我生命的三分之二缩短三分之一。
1934年8月北平
来源: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