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随党的印迹 | 共同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家园

发布时间:2022-06-07 浏览量:2305 点赞: 0 收藏

共同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家园

2022 年 4 月 10 日 至 13 日,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海南考察。这是 11 日下午,习近平在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五指山片区考察 谢环驰摄/本刊

把生态环境保护作为“国之大者”,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全局和战略高度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突出位置的一贯做法。

习近平总书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顺应时代潮流和人民意愿,围绕生态文明建设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是我们的一项战略任务,要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集中攻克老百姓身边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让老百姓实实在在感受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

我国积极参与全球环境与气候治理,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体现了负责任大国的担当。

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3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连续10年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他号召大家都做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者、推动者,持之以恒,久久为功,让祖国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生态环境更美好。

2022年1月,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辑的习近平同志《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一书,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在全国发行。这部专题文集,收入习近平同志关于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文稿79篇,其中部分文稿是首次公开发表。

该书真实记录了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指挥、亲自推动生态环境保护的历史进程,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巨大的政治勇气、强烈的历史担当和真挚的为民情怀。

以坚定意志和坚强决心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抓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

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中华文明历来崇尚天人合一、道法自然,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习近平总书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顺应时代潮流和人民意愿,围绕生态文明建设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2018年5月18日,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系统阐述了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坚持好的六条原则,为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提供了方向指引和根本遵循。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指明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方向、目标、途径和原则,把我们党对生态文明建设规律的认识提升到一个新高度。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导下,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为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提供丰富内涵和新鲜经验。

保护好生态环境是“国之大者”。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基,生态文明变化直接影响文明兴衰演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

2020年4月,在陕西考察期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好秦岭生态卫士;并强调,要自觉讲政治,对国之大者要心中有数。这是公开报道中习近平总书记第一次提出并强调生态文明建设是“国之大者”。2021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到青海考察时再次强调,保护好青海生态环境,是“国之大者”。2022年4月,在海南考察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海南以生态立省,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建设是重中之重。要跳出海南看这项工作,视之为“国之大者”,充分认识其对国家的战略意义,再接再厉把这项工作抓实抓好。

把生态环境保护作为“国之大者”,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全局和战略高度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突出位置的一贯做法。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生态文明建设是其中一位;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中,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其中一条;在新发展理念中,绿色是其中一项;在三大攻坚战中,污染防治是其中一战;在到本世纪中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中,美丽中国是其中一个。这充分表明生态文明建设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中的重要性,也充分展示我们党高扬生态文明旗帜的坚定意志和坚强决心。

习近平总书记历来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在正定、厦门、宁德、福建、浙江、上海等地工作期间,他都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一项重大工作来抓。在福建工作期间,他推动了长汀水土流失治理、木兰溪防洪工程等重大生态保护工程,并于2000年推动福建率先在全国探索生态省建设。在浙江工作期间,他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提出以“绿色浙江”破题浙江生态省建设,把“千村示范、万村整治”作为一项生态工程,推动浙江成为全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心怀“国之大者”,担负起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自2013年开始连续10年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以实际行动践行爱绿植绿护绿的文明风尚;赴地方考察调研,多次就生态环境保护作出重要指示;多次就严重损害生态环境的事情作出严厉批示,紧盯生态环境问题不放;先后多次实地调研长江、黄河沿岸省区,主持召开工作会议,提出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和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确立起国家的“江河战略”。

这些重要活动、重要指示、重点部署、重大举措,无不体现着习近平总书记对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高度重视。

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正确处理好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关系,是重要的发展理念,也是推进现代化建设的重大原则。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2013年9月7日,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习近平主席明确提出,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强调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是我们的一项战略任务。2014年3月7日,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贵州代表团审议时,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强调这一理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揭示了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道理,指明了实现发展和保护协同共生的新路径。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生态系统退化等问题突出,特别是各类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呈高发态势,成为国土之伤、民生之痛。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发展经济不能对资源和生态环境竭泽而渔,生态环境保护也不是舍弃经济发展而缘木求鱼。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是辩证统一、相辅相成的。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生态财富,又是社会财富、经济财富。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在生态环境保护上一定要算大账、算长远账、算整体账、算综合账,不能因小失大、顾此失彼、寅吃卯粮、急功近利。

生态环境问题归根到底是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坚持绿色发展,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要坚决摒弃损害甚至破坏生态环境的发展模式,坚决摒弃以牺牲生态环境换取一时一地经济增长的做法,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的增长点、成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支撑点、成为展现我国良好形象的发力点。要当好生态文明的保护者、建设者、受益者,把建设美丽中国转化为全体人民自觉行动。

生态是统一的自然系统。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中指出: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对山水林田湖进行统一保护、统一修复是十分必要的。之后,他分别于2017年和2021年增加“草”和“沙”,不断充实和丰富这一思想内容,强调要坚持系统观念,从生态系统整体性出发,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提升生态系统稳定性和可持续性。我国实行国家公园体制,目的正是为了保持自然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和完整性。从第一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三江源国家公园设立开始,到大熊猫、东北虎豹、海南热带雨林、武夷山等第一批国家公园正式设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正在逐步建立。

“十四五”时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生态环境修复和改善,是一个需要付出长期艰苦努力的过程,必须坚持不懈、奋发有为,要弘扬塞罕坝精神,久久为功,开展全面绿色行动,以实际行动为生态环境保护作出贡献。

开展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工作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思想、法律、体制、组织、作风上全面发力,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开展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工作,决心之大、力度之大、成效之大前所未有。

制度是管根本、管长远的。2016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对生态文明建设作出指示指出,要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尽快把生态文明制度的“四梁八柱”建立起来,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制度化、法治化轨道。党中央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加快推进生态文明顶层设计和制度体系建设,用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保护生态环境,进一步提高生态环境领域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健全国家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和完善自然资源监管体制进行全面部署。之后,相继出台《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试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顶层设计进行全面系统部署安排。2018年,党中央决定组建生态环境部,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统一监管。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制度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制度创新之一,2015年开始试点,2016年1月正式启动。2016年至2018年,完成了第一轮督察;从2019年开始,进入第二轮督察,截至2022年3月,第二轮第六批5个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已全部实现督察进驻。

按照中央统一部署和要求,全国各地已相继开展“三线一单”(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的编制工作。同时,党中央先后领导制定和修改了一批生态环境保护法律。例如,2014年修改环境保护法、2015年修改大气污染防治法、2017年修改水污染防治法、2018年制定土壤污染防治法,等等。民法典总则中也明确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将“绿色原则”确定为基本原则之一。生态环境保护制度的“四梁八柱”逐步建立起来。

河北塞罕坝机械林场内的望海楼(2021年8月23日摄) 牟宇摄/本刊

全力以赴改善人民生产生活环境

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发展经济是为了民生,保护生态环境同样也是为了民生。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人民群众对环境问题高度关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集中攻克老百姓身边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让老百姓实实在在感受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要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决向污染宣战,污染防治措施之实、力度之大、成效之明显都是前所未有的。习近平总书记多次部署,强调要保持力度、延伸深度、拓宽广度,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要求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打几场标志性的重大战役。

国务院分别于2013年9月印发《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2015年4月印发《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2016年5月印发《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即“大气十条”“水十条”“土十条”,对实现蓝天、碧水、净土目标进行全面部署安排。

党的十九大把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列为“三大攻坚战”之一。党中央细化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大举措,部署打赢蓝天保卫战,打好柴油货车污染治理、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渤海综合治理、长江保护修复、水源地保护、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

2018年6月,党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2021年11月,党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从“坚决”到“深入”,在污染防治攻坚战阶段性目标任务圆满完成之后,党中央坚持方向不变、力度不减,巩固拓展污染防治攻坚成果,以更高标准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

彰显全球环境治理的大国担当

面对生态环境挑战,人类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命运共同体,没有哪个国家能独善其身。党的十八大以来,作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我国坚定践行多边主义,努力构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环境治理体系。

中国既加强自身生态文明建设,也主动承担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责任,努力呵护好人类共同的地球家园。中国为《巴黎协定》的达成和快速生效作出了历史性贡献,率先发布《中国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国别方案》,全面履行《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坚定致力于践行多边主义,多次在国际场合阐述共建清洁美丽世界的国际主张,森林资源增长面积居全球首位,成为全球臭氧层保护贡献最大的国家,为共同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作出了重要贡献。在共建“一带一路”过程中,加强绿色合作,让绿色切实成为共建“一带一路”的底色。

2021年9月,习近平主席以视频方式出席第七十六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时,提出包括“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在内的六条全球发展倡议,强调完善全球环境治理,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呼吁国际社会加快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推动实现更加强劲、绿色、健康的全球发展,为各国发展和国际发展合作擘画了蓝图。

“只要是对全人类有益的事情,中国就应该义不容辞地做,并且做好。”习近平主席的话语掷地有声。2020年9月,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习近平主席庄严宣告: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一重大宣布,表明了中国全力推进新发展理念的坚定意志,也彰显了中国愿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作出新贡献的明确态度。

2022年1月24日,在主持十九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六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双碳”目标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变革,不是轻轻松松就能实现的。党中央提出要坚持全国统筹、节约优先、双轮驱动、内外畅通、防范风险的原则,出台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批准了碳达峰行动方案,对实现“双碳”目标作出部署安排。

实现“双碳”目标,既要坚定不移,又要科学有序推进,必须立足国情,坚持稳中求进、逐步实现,不能脱离实际、急于求成,搞运动式“降碳”、踩“急刹车”。要提高战略思维能力,把系统观念贯穿“双碳”工作全过程,在经济发展中促进绿色转型,在绿色转型中实现更大发展。

(作者单位: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第一研究部)

(来源:《瞭望》 2022年第19期)

来源: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