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课红心 | 儒家廉德思想

发布时间:2025-09-28 浏览量:2081 点赞: 0 收藏

“廉”是中华传统伦理的重要范畴,也是儒家政治伦理思想的重要内容。在“何为廉”“为何廉”以及“何以廉”的问题上,儒家有一套系统阐释。今天是“至圣先师”孔子的诞辰2576周年纪念日。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被世人尊为“万世师表”,从教书育人到为人处世,尤其是从文化塑造人的廉洁思想方面,孔子留下了诸多睿智的洞见。在孔子诞辰纪念日,我们重温孔子开创的儒家廉洁思想,向孔夫子致敬。


1.jpg


《论语》中,孔子虽仅有一次用到“廉”字,但实际上“行己有耻”“欲而不贪”等思想中已包含了“廉”的内容。先秦时期,儒家主要是从道德伦理层面来认识“廉”的,认为“廉”是君子所具有的一种基本道德操守。汉代以后,随着儒家思想的制度化,“廉”更多地与政治行为联系在一起。


无论是孔子心中的圣人、君子,还是孟子心中的大丈夫,都内蕴着“廉”这一基本道德操守。“廉”是为政之本,能“廉”则政兴。在儒家思想中,包含着这样的逻辑:要做一名好官,先要做一个好人。所以,为政者只有先修身以德,才能“安人”“安百姓”。


近期,“温故”非遗展第三十三回“吾心四明——宁波非遗里的清廉传承”正在117艺术中心展出,欢迎大家前来参观。


2.jpg



一审:李佳扬

二审:唐   倩

三审:宋   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