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戏,又称戏文、南曲戏文、温州杂剧、永嘉杂剧、永嘉戏曲等,是宋元时代流行在中国南方地区用南曲演唱的戏曲艺术。
南戏起源于浙江温州,原是由顺口可歌的村坊小曲发展起来的,后吸收杂剧及其他民间技艺,兼采众长,演员队伍迅速扩大,衍变为海盐、余姚、弋阳、昆山 “四大声腔”,影响直达元明清乃至 21 世纪。
南戏的角色有生、旦、净、末、丑、外、贴等,其中以生、旦为主要角色。在表演形式上,南戏熔歌唱、舞蹈、念白、科范于一炉,表演一个完整的故事。其剧本一般都是长篇,数倍于杂剧,一本南戏长的可达五十多出,短的则为二三十出。南戏运用南方曲调,韵律、宫调均无严格规定,不受宫调限制,且可随时换韵。乐器以鼓板为主,南曲细腻委婉,更适于演唱情意缠绵的故事。
南戏的代表作品有 “永乐大典戏文五种”,即《荆钗记》《白兔记》《拜月记》《杀狗记》和《琵琶记》。其中,《琵琶记》被称为 “南戏之祖”。
南戏的产生和发展,对中国戏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不仅是中国戏曲最早的成熟形式之一,也是中国的 “百戏之祖”。南戏的艺术特点和表演形式,为后来的戏曲发展奠定了基础,在中国戏曲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形成
社会环境因素:宋代城市繁荣,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兴起,勾栏瓦舍遍布,为众多民间伎艺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宋室南渡之后,温州成为南宋除杭州以外最繁华富庶的商业都市,北方士绅平民纷纷南迁至此,人口骤增,城市消费人口增多,推动了商业经济的发展。同时,诸色艺人也云集于此,各种民间伎艺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为南戏的孕育提供了土壤。 艺术基础:南戏是在宋杂剧脚色体系完备之后,在叙事性说唱文学高度成熟的基础上出现的。它综合了宋代众多的伎艺,如宋杂剧、影戏、傀儡戏、歌舞大曲,以及唱赚、缠令等在表演上的优点,与诸宫调的关系则更为密切。说唱文学是其叙事方式的主要来源。 发展历程 早期流行:南戏最初在浙东沿海一带流行,所以又名温州杂剧、永嘉杂剧或永嘉戏曲。大约在宣和之后即由温州的艺人创立,到宋光宗朝已流传到都城临安(今杭州),盛行于浙闽一带。在南宋末年,南戏已扩展到江西南丰等处。 一度衰落:元灭南宋后,北杂剧的影响迅速扩展到长江以南,与南戏相汇于杭州为中心的南方戏剧圈。“语多尘下” 的南戏,较之具有高度文学性的杂剧,相形见绌,一度衰落。 再度兴盛:植根于南方人民群众之中的南戏,依然拥有广泛的观众。同时,由于南北两个剧种的汇聚,促进了相互的交流。一些杂剧作家开始关注和涉足南戏的创作,演员也开始参与南戏的演出,并且在音乐、表演形式等方面不断改进和创新。到了元代后期,南戏逐渐走向兴盛,产生了《琵琶记》《拜月亭记》等一批著名作品。 艺术特点 表演形式:南戏熔歌唱、舞蹈、念白、科范于一炉,表演一个完整的故事。剧本一般都是长篇,数倍于杂剧,一本南戏长的可达五十多出,短的则为二三十出。 演唱方式:演唱较为自由,富于变化,没有一人主唱的规定,场上任何角色都可以唱,且有独唱、对唱、接唱、同唱等多种演唱形式,还有在后台用以渲染气氛的帮腔合唱。 音乐特点:运用南方曲调,韵律、宫调均无严格规定,不受宫调限制,且可随时换韵。乐器以鼓板为主,南曲细腻委婉,更适于演唱情意缠绵的故事。 角色行当:角色主要有生、旦、净、末、丑、外、贴等七种,角色分行逐渐细致明确。 代表作品:现存南戏剧目中,有代表性的是 “永乐大典戏文五种”,即《荆钗记》《白兔记》《拜月记》《杀狗记》和《琵琶记》。其中,《张协状元》是唯一完整保留下来的南宋戏文,由温州九山书会的才人创作。 课程介绍 南戏是中国北宋末至元末明初,即12~14世纪200年间在中国南方地区最早兴起的地方戏曲剧种,中国戏剧的最早成熟形式之一。南戏有多种异名,南方称之为戏文,又有温州杂剧、永嘉杂剧、鹘伶声嗽、南曲戏文等名称,明清间亦称为传奇。 教师团队 王小舒,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曾任韩国梨花女子大学客座教授。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基地兼职教授,古典文学研究所所长。主要著述有:《中国文学精神的轨迹》《神韵诗史研究》《中国审美文化史 元明清卷》《中国现当代传统诗词研究》等。